各学院、全体同学:
为贯彻落实人才强国战略,支持中国政法大学教育事业发展,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在我校设立中国政法大学比亚迪奖学金(以下简称“比亚迪奖学金”),用于表彰优秀学生。2025年度的申请工作正式启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请对象
法学院、民商经济法学院、国际法学院、刑事司法学院、法律学院、中欧法学院、比较法学院、证据科学研究院8个学院全日制在读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综合素质突出、品学兼优的三、四年级本科生,二、三年级硕士研究生。
二、奖励金额及名额
每年奖励18名学生,其中本科生7人,硕士生11人;本科生每人1万元,硕士生每人2万元,合计29万元。
具体分配详见下表:
类别 |
学院名称 |
奖学金 |
||
本科 |
硕士 |
总计 |
||
人数 |
法学院 |
1 |
2 |
3 |
民商经济法学院 |
2 |
2 |
4 |
|
国际法学院 |
2 |
1 |
3 |
|
刑事司法学院 |
2 |
1 |
3 |
|
法律学院 |
0 |
2 |
2 |
|
中欧法学院 |
0 |
1 |
1 |
|
比较法学院 |
0 |
1 |
1 |
|
证据科学研究院 |
0 |
1 |
1 |
|
总计(人) |
7 |
11 |
18 |
|
人均金额(万元/年) |
1 |
2 |
/ |
|
总计金额(万元/年) |
7 |
22 |
29 |
|
三 、评选标准及要求
1. 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2. 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敢于担当、不懈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
3. 遵守宪法和法律,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无违法违纪行为。
4. 具有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尊敬师长,身心健康,热爱集体,积极参加校园文化活动。
5.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能够激励和带动身边同学敦品励学,综合素质突出,综合表现优秀;
6. 本科生学习成绩排名与综合考试成绩排名均位于前30%,且没有不及格科目,道德风尚、学术研究、学科竞赛、社会实践、公益活动、文体比赛等方面表现优秀者优先;
7. 研究生上一学年必修课平均成绩不低于80分,在符合上述条件前提下,还应至少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1)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以第一作者(或导师第一 、本人第二)在本学科(或本领域)有较大影响的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
(2)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在省部级以上的学术科研、创新实践等竞赛性活动中取得二等奖及以上荣誉;
(3)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曾参加本学科(或本领域)重大科研项目并担任主持人或负责人。
四、评选流程
1. 发布通知。每年9月,教育基金会秘书处根据捐赠协议相关条款和基金到款情况启动评选工作,发布通知。
2. 学生申请。学生按评选相关要求向所在学院提交申报材料。
3. 学院推荐。学院对学生申报材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进行审核,并差额选拔推荐候选人。推荐的候选人数比评选分配名额多一至两名(例如:本科评选一名,至多推荐两名;硕士评选两名,至多推荐四名)。
4. 资格审查。教育基金会秘书处对学院推荐的候选人进行资格审查,审查不合格的,推荐学院需重新上报推荐候选人。
5. 学校评审。评审委员会通过实名投票方式确定拟奖励名单并报设奖方备案。
6. 学校公示。评选结果在校内公示,公示期为3个工作日。
7. 奖金发放。
8. 颁奖工作。
五、评选职责
1. 教育基金会秘书处负责统筹、协调、监督学校评审工作,制定奖学金评选与评审实施细则,制定名额分配方案,开展初步评审,裁决有关申诉事项等工作。
2. 教育基金会秘书处牵头成立评审委员会。评审委员会主任委员由教育基金会秘书处主要领导担任,委员由有关党政机关代表、辅导员代表、教师代表担任。
3. 各学院负责审核本学院学生提交材料,并选拔推荐候选人。
如有疑问请咨询中国政法大学教育基金会:刘老师,010-58902915。
中国政法大学教育基金会
2025年9月29日
附件 :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25号教学图书馆综合楼0727/0728
【邮编】100088
【电话】010-58908657/58908659
【传真】010-58908657/58908659
【Email】cuplef@163.com